<編號說明>分段能力指標依總綱小組之格式,a-b-c三個編號中,
「a」代表主題軸序號,1為海洋休閒,2為海洋社會,3為海洋文化,4為海洋科學,5為海洋資源;
「b」代表學習階段序號,第一階段為國小一至二年級,第二階段為國小三至四年級,第三階段為國小五至六年級,第四階段為國中一至三年級;
「c」代表流水號。分階段能力指標如下:
海洋教育分段能力指標對照表
主題軸 | 細類 | 第一階段(1-2年級) | 第二階段(3-4年級) | 第三階段(5-6年級) | 第四階段(7-9年級) |
海洋 休閒 |
水域 休閒 |
1-1-1 願意並喜歡參與親水活動。 1-1-2 |
1-2-1 分享家鄉或鄰近地區的親水活動。 1-2-2 覺察親水活動中的危險情境,並能預防與處理。 1-2-3 |
1-3-1 說明臺灣地區知名的親水活動。 1-3-2 1-3-3 1-3-4 |
1-4-1 參與一種以上水域休閒活動,體驗親水的樂趣。 1-4-2 學習從事水域休閒運動的知識與技能,具備安全自救的能力。 1-4-1 參與一種以上水域休閒活動,體驗親水的樂趣。1-4-2 1-4-3 1-4-4 1-4-5 |
海洋 生態 旅遊 |
1-2-4 描述臨海或溪流附近地區居民的生活方式。 1-2-5 |
1-3-5 瞭解漁村的生活環境,分享漁民生活特色。 1-3-6 1-3-7 1-3-8 |
1-4-6 參與水域生態旅遊活動,體會地方人文風情。 1-4-7 |
||
海洋 社會 |
海洋 經濟 活動 |
2-2-1 瞭解水產買賣活動。 |
2-3-1 分享水產相關職業(如養殖業、漁撈業等)工作內容與生活型態。 2-3-2 |
2-4-1 認識臺灣漁業轉型與發展的現況和未來,如海洋科技產業對漁業影響。 2-4-2 2-4-3 2-4-4 |
|
海洋 法政 |
2-3-3 瞭解臺灣國土(領土)地理位置的特色及重要性。 2-3-4 |
2-4-5 認識水污染防治法、海洋污染防治法、聯合國海洋公約等相關法規的基本精神。 2-4-6 2-4-7 |
|||
海洋 文化 |
海洋 歷史 |
3-2-1 認識家鄉或鄰近的水域環境變遷。 3-2-2 |
3-3-1 瞭解臺灣先民(如平埔族、原住民或其他族群)海洋拓展的歷程。 3-3-2 3-3-3 |
3-3-4 發現臺灣海洋環境的特色,瞭解其海洋環境與人文歷史。 3-4-1 瞭解臺灣地理位置在航運史上的重要性。 3-4-2 |
|
海洋 文學 |
3-1-1 分享聆聽海洋故事的心得。 3-1-2 |
3-2-3 感受海洋文學作品中的意涵。 3-2-4 3-2-5 3-2-6 |
3-3-5 廣泛閱讀以海洋為素材之文學作品。 3-3-6 |
3-4-3 聆聽、閱讀、欣賞各式以海洋為主題之文學作品,瞭解臺灣海洋文學的內涵與特色。 3-4-4 |
|
海洋 藝術 |
3-1-3 能以肢體動作表現出不同的水中生物。 3-1-4 3-1-5 |
3-2-7 透過肢體、聲音、圖像及道具等,進行以海洋為主題之藝術表現。 |
3-3-7 透過藝術創作的方式,表現對海洋的尊重與關懷。 |
3-4-5 分析臺灣海洋藝術的內涵與精神。 3-4-6 |
|
海洋 民俗 信仰 與祭 典 |
3-2-8 瞭解海洋民俗活動、宗教信仰的故事與緣由。 3-2-9 |
3-3-8 說明臺灣地區不同海洋民俗活動、宗教信仰的特色。 3-3-9 |
3-4-7 瞭解海洋民俗信仰及傳統祭典與當地社會發展之關連。 3-4-8 |
||
海洋 科學
|
海洋 物理 與化 學 |
4-1-1 察覺水與生物生長的關係。 |
4-2-1 認識水的性質與其重要性。 4-2-2 |
4-3-1 觀察河水或海水的波動現象。 4-3-2 4-3-3 |
4-4-1 瞭解水循環的過程。 4-4-2 4-4-3 |
海洋 地理 地質 |
4-3-4 認識臺灣的主要河流與港口。 4-4-4 認識海洋在地球上的分布、比例及種類。 |
4-4-5 瞭解板塊運動與海底地形(如大陸棚、中洋脊、海溝等)的關係。 4-4-6 |
|||
海洋 氣象 |
4-1-2 辨別冷熱、晴雨等天氣的變化。 4-1-3 |
4-2-3 認識臺灣不同季節的天氣變化。 4-2-4 4-2-5 |
4-3-5 簡單分析氣象圖並解讀其與天氣變化的關係。 4-3-6 |
4-4-7 認識氣溫與氣壓的交互關係(如風和雲的形成原因)。 4-4-8 |
|
海洋 應用 科學 |
4-2-6 運用適切材質,製作簡易的水上漂浮器具。 |
4-3-7 辨別各種船舶的種類與外形。 4-3-8 |
4-4-9 認識海水淡化及其應用。 4-4-10 |
||
海洋 資源 |
海洋 食品 |
5-1-1 願意分享品嚐水產食品的經驗。 |
5-2-1 認識生活中常見的水產食物。 5-2-2 5-2-3 |
5-3-1 探討水產產業與居民飲食文化之關係。 |
5-4-1 瞭解日常生活中水產的來源與製作過程。 5-4-2 |
生物 資源 |
5-2-4 認識水中生物及其外型特徵。 5-2-5 |
5-3-2 說明海洋生物種類及其生活型態、棲地。 5-3-3 5-3-4 |
5-4-3 瞭解水域或海洋生態系的特性,物種之間相互依存的關係,以及能量流動與物質循環的特性。 5-4-4 |
||
非生物資源 | 5-2-6 瞭解海水含有鹽。 |
5-3-5 瞭解海洋常見的能源、礦物資源。 |
5-4-5 認識海洋再生資源及其在生活中的運用。 |
||
環境 保護 與生 態保 育 |
5-1-2 瞭解人類不當的行為對河流或海洋環境及其他生物的危害。 |
5-2-7 關懷河流或海洋生物與環境,養成愛護生物、尊重生命、珍惜自然的態度。 5-2-8 |
5-3-6 蒐集海洋環境議題之相關新聞事件(如海洋污染、海岸線後退、海洋生態的破壞),瞭解海洋遭受的危機與人類生存的關係。 5-3-7 |
5-4-6 認識常見的環境污染指標生物與生物累積作用,察覺人類活動對生物與自己的影響。 5-4-7 5-4-8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