課程目標

    國民中小學應塑造「親海、愛海、知海」的教育情境,讓學生親近海洋、熱愛海洋與認識海洋。藉由海洋休閒或參與生動活潑的海洋體驗活動,分享其體驗經驗,從親近海洋歷程,導引熱愛海洋情操與增進探索海洋知識的興趣。從活動與省思中激發熱愛海洋情操,善用海洋、珍惜海洋的各項資源,並維護海洋的生態平衡,積極保育海洋資源,涵養人與海洋和諧共處的價值觀,培養熱愛家鄉,熱愛海洋的思想情感。增加對海洋的知識,瞭解海洋的生物與生態、海洋文化、海洋自然科學、海洋資源與海洋相關法律,覺察海洋與社會發展的相互關係,以及認識國家所處海洋環境與遠景,進而建立海洋意識與積極關心國家海洋發展。

    從海洋出發,教育國民中小學學生海洋相關的基本知識,培養對生命、自然環境的尊重,發揚海洋民族優質的特性,並塑造海洋人文、藝術的文化。分階段具體目標如下:

    (1)國小低年級具體目標:

    A.喜歡親水活動,並重視親水的安全性。

    B.喜愛閱讀並分享海洋的故事。

    C.認識水的特性及其與生活的關係。

    D.瞭解河流或海洋環境保護與生活的關係。

    (2)國小中年級具體目標:

    A.具備游泳基本技能,並分享親水活動的樂趣。

    B.瞭解家鄉的水產相關職業。

    C.欣賞海洋文學與藝術作品,認識海洋民俗活動或信仰,並嘗試創作海洋文學、藝術作品。

    D.認識常見的海洋生物。

    E.瞭解家鄉常見的河流或海洋資源及其保育方法。

    (3)國小高年級具體目標:

    A.熟練游泳基本技能。

    B.瞭解臺灣海洋資源開發的概況。

    C.瞭解臺灣海洋文化,並領略海洋冒險、進取的精神。

    D.瞭解海洋自然科學的基礎知識。

    E.瞭解臺灣基本的河流與海洋資源,並積極參與海洋環保活動。

    F. 涵養熱愛海洋情操與增進探索海洋知識的興趣。

    (4)國中具體目標:

    A.熟練水域求生技能,並從事水域休閒運動。

    B.瞭解海洋產業的結構與發展,以及主要海洋法規與海域主權。

    C.比較臺灣與其他國家海洋文化的差異。

    D.具備海洋自然科學的基礎知識及瞭解海洋科技發展。

    E.認識常見的海洋資源與可再開發的再生資源。

    F. 涵養人與海洋和諧共處的價值觀,培養熱愛家鄉,熱愛海洋的思想情感。

    海洋教育的架構分為海洋休閒、海洋社會、海洋文化、海洋科學、海洋資源等五大主題軸,主題軸下分細類,詳見表1

    1  中小學海洋教育的架構

    主題軸

    細類

    海洋休閒

    水域休閒

    海洋生態旅遊

    海洋社會

    海洋經濟活動

    海洋法政

    海洋文化

    海洋歷史

    海洋文學

    海洋藝術

    海洋民俗信仰與祭典

    海洋科學

    海洋物理與化學

    海洋地理地質

    海洋氣象

    海洋應用科學

    海洋資源

    海洋食品

    生物資源

    非生物資源

    環境保護與生態保育